|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1

题名/责任者:
社会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基于跨度三十年的犯罪实证调查/王焱 等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法律出版社,2022.10
ISBN及定价:
978-7-5197-6843-0/CNY68.00
载体形态项:
246页:图;23cm
丛编项: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文库
个人责任者:
王焱, 1974- 著
个人责任者:
魏慧静, 1987- 著
个人责任者:
赵希, 1987- 著
个人责任者:
龚红卫, 1980- 著
学科主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犯罪-研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
DF480.4
一般附注:
天津社会科学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
题名责任附注:
题名页题其余责任者: 魏慧静, 赵希, 龚红卫
责任者附注:
王焱, 男, 1974年生, 天津市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博士, 现任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魏慧静, 女, 1987年生, 河北邯郸人,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人口学博士, 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希, 女, 1987年生, 河北秦皇岛人。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龚红卫, 女, 1980年生, 湖北松滋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 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基于30年的犯罪实证调查来研究社会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 依此展开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的探讨, 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研究及其本土化、我国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特征及其变化、未成年犯罪人的社会特征及其变化、犯罪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变化的社会变迁因素、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策略的演变、指出对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措施的一些构想。最后结论验证书稿最初提出的四个假设, 即社会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是显著的 ; 经济或财物方面的动机不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动机: 家庭、社区等成长环境因素仍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础性因素 ; 社会控制的加强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趋势的主要因素。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DF480.4/16 B00747221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DF480.4/16 B00747222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