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0
- 题名/责任者:
- 半信半疑:刑事司法中的心理学/(美) 丹·西蒙 著 刘方权, 陈晓云 译
- 出版发行项: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03
- ISBN及定价:
- 978-7-313-12612-2/CNY98.00
- 载体形态项:
- 406页;24cm
- 其它题名:
- 刑事司法中的心理学
- 丛编项:
- 刑事司法与证据法译丛
- 个人责任者:
- 西蒙 (Simon, Dan)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刘方权 译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陈晓云 译
- 学科主题:
- 刊法-司法心理学-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DF604
- 一般附注: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目击证人辨认问题研究”之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2YJA820006)
- 相关题名附注:
- 封面题英文并列题名:In doubt : the psychology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process
- 书目附注:
- 有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借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瑕疵的侦查程序如何生产出错误的证据,而一个善意的陪审员又为何会将一个个无辜者送进监狱,却让那些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侦查人员的任务诚然困难,并且总是带着偏见的倾向,因此经常导致其在评价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真实性时得出错误的结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强制审讯,并因此酿造了众多的虚假供述。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和对犯罪细节的描述取决于其经常被侦查人员的种种不当行为所扭曲的认知过程。而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法官和陪审中却总是缺乏评估证人证言准确性的必要知识,特别是在面对所控犯罪引致的沸腾民意之时。西蒙教授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导致刑事错案的典型认知障碍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对如何提升侦查结果和审判裁决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 使用对象附注:
- 司法心理学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DF604/115 | B00736670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DF604/115 | B00736671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DF604/115 | B00736672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