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2
- 题名/责任者:
- 老舍散文/老舍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08.12
- ISBN及定价:
- 978-7-02-017035-7/CNY30.00
- 载体形态项:
- 273页;21cm
- 丛编项:
- 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 个人责任者:
- 老舍, 1899-1966 著
- 学科主题:
- 散文集-中国-现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I266
- 责任者附注:
- 责任者取自版权页
- 责任者附注:
-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任教职。1930年回国后任教于齐鲁大学、青岛大学。1938年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1946年赴美国讲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文革”期间受迫害,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著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精选老舍散文72篇,涵盖了作者描写景物、风物、人物、人情的多样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或取材于市民生活,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挖掘对旧中国子民生存、命运的思考;或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趣事、文人交往;或描摹中外各地景物、风土人情,细致入微,极尽渲染之笔触。作品中充满了生活情趣,更贯穿着老舍一贯的幽默风格,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老舍的创作受益于民间文艺的影响,他的散文从形式到内容都雅俗共赏,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为广大民众所接收和喜爱。老舍是当代京味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散文中也充满了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语言来自于北京口语,读着上口,可以朗诵。从这些作品中能看到老舍对语言的驾驭功力,从现代口语入手,演化出便于反映现代生活、表达现代人心理活动的现代白话,作为一代语言大师,老舍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发展的有着极大的贡献。
- 使用对象附注:
- 文学爱好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I266/241 | B00740261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借还台 | |
I266/241 | B00740262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
I266/241 | B00740263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借还台 | |
I266/241 | B00740264 | 东校区—普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东校区) | |
I266/241 | B00740265 | 东校区—普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东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