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7
- 题名/责任者:
- 国际法/(美) 巴里·E. 卡特, 艾伦·S. 韦纳 著 冯洁菡 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2
- ISBN及定价:
- 978-7-100-11872-9/CNY232.00 (全2册)
- 载体形态项:
- 2册;24cm
- 并列正题名:
- International law
- 丛编项:
- 威科法律译丛;Ⅰ
- 个人责任者:
- 卡特 (Carter, Barry E.) 著
- 个人责任者:
- 韦纳 (Weiner, Allen S.)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冯洁菡, 1971- 译
- 学科主题:
- 国际法
- 中图法分类号:
- DF90
- 版本附注:
- 本书根据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 in New York 2011年版译出
- 出版发行附注:
- 译自原书第6版
- 相关题名附注:
- 封面题英文题名:International law
- 责任者附注:
- 巴里·E.卡特,乔治敦大学法律中心法学教授,跨国商业和法律中心主任。1992-1993年担任美国国际法学会的执行会长。其著作《国际经济制裁:改善随意的美国法律制度》曾获得1989年美国国际法学会年度奖。
- 书目附注:
- 有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结合美国的国际法实际,系统介绍了国际法的渊源、主要理论和zui新发展,分析了国际法对个人和商业行为的影响,考察了在国际法的发展与变革中各类行为者和各种进程的影响。概而言之,本书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yi,海纳百川,系统介绍了有关国际法的各种理论和学术观点;第二,资料极其丰富,每一章均包含大量著述、条约和协定、法院判决和仲裁庭裁决,以阐明某一国际法原则或规则的发展历程、当前法律地位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第三,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美国法学院培养学生进行对抗性思辨的特点。
- 使用对象附注:
- 国际法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DF90/29(2) | B00738574 | 下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2) | B00738575 | 下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2) | B00738576 | 下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1) | B00738571 | 上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1) | B00738572 | 上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1) | B00738573 | 上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1) | B00757207 | 上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1) | B00757208 | 上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1) | B00757209 | 上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DF90/29(2) | B00757210 | 下 | 总馆—采编部 | 可借 | 采编部 |
DF90/29(2) | B00757211 | 下 | 总馆—采编部 | 可借 | 采编部 |
DF90/29(2) | B00757212 | 下 | 总馆—采编部 | 可借 | 采编部 |
DF90/29(2) | B00645532 | 下 | 东校区—资料室(东校区) | 可借 | 资料室(东校区) |
DF90/29(1) | B00645531 | 上 | 东校区—资料室(东校区) | 可借 | 资料室(东校区) |
DF90/29(2) | B00645457 | 下 | 东校区—专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专业书库(东校区) |
DF90/29(2) | B00645458 | 下 | 东校区—专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专业书库(东校区) |
DF90/29(1) | B00645455 | 上 | 东校区—专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专业书库(东校区) |
DF90/29(1) | B00645456 | 上 | 东校区—专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专业书库(东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