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9
- 题名/责任者:
- 哲学原理:全译本/(法) 笛卡尔著 张卜天, 鲁博林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05
- ISBN及定价:
- 978-7-100-23535-8 精装/CNY78.00
- 载体形态项:
- xxiii, 381页, [2] 叶图版:图, 肖像;21cm
- 统一题名:
- Principia philosophiae
- 个人责任者:
- 笛卡儿 (Descartes, René), 1596-1650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张卜天 译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鲁博林 译
- 学科主题:
- 哲学理论-法国-近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B565.21
- 相关题名附注:
- 原文题名取自书内
- 责任者附注:
- 笛卡尔 (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在哲学方面, 笛卡尔是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 是近代观念论的开拓者。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 对康德、胡塞尔哲学家后欧洲哲学传统产生巨大影响, 为欧洲的“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在数学方面, 笛卡尔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发明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工具之一坐标系, 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传说著名的心形线方程也是由笛卡尔提出的。在物理学方面, 笛卡尔将其坐标几何学应用到光学研究上, 第一次对折射定律作出了理论上的推证, 首次比较完整地表述了惯性定律, 并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这些都为后来牛顿等人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张卜天,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 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 西湖大学终身教授。译有六十余部著作, 译文优美流畅, 广受读者好评。鲁博林,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 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访问研究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科学思想史、地理学史、古希腊科学史。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 提要文摘附注:
- 《哲学原理》是笛卡尔晚年对其哲学思想进行总括和全面梳理的集大成之作, 最早用拉丁文写成, 于1644年出版。此后由隐修院院长克劳德·皮科 (Claude Picot) 将其译为法语版本, 并于1647年出版。这本书主要展示了笛卡尔是如何从他经由反思而得出的自然原理出发, 一步步推出了从宇宙天体到地界万物的全部自然现象。这些自然原理与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经由认识论的怀疑而达到的确定无疑的形而上学原理相呼应, 笛卡尔认为它们构成了哲学之树的“根”。而由这些数量不多的根系, 可以长出物理学的“参天大树”, 并分化出医学、力学、工程学、伦理学等“枝干”。整个《哲学原理》便是对这一生长或分化过程的详细呈现。相比于自叙传式的散文《谈谈方法》或集中于形而上学思辨与论争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哲学原理》更加完美地展现了笛卡尔思想的整全性、融贯性与包容性。《哲学原理》一方面综合了笛卡尔《谈谈方法》和《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许多重要思想 ; 另一方面, 在笛卡尔的所有著述中, 《哲学原理》也是唯一一部对天界与地界的各类现象进行了完整而成体系的自然哲学解释的学术专著, 这在客观上使得该书实际成为了研究笛卡尔物理学及其自然哲学最重要的一部书。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B565.21/12 | B00847482 | 总馆—采编部 | 在编 | 采编部 | |
B565.21/12 | B00847483 | 总馆—采编部 | 在编 | 采编部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