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3

题名/责任者:
苦涩的灵药:沙利度胺、“海豹儿”和拉响警报的英雄/(美) 詹妮弗·范德贝斯著 林华译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01
ISBN及定价:
978-7-5217-7064-3/CNY78.00
载体形态项:
XX, 467页:图;21cm
其它题名:
沙利度胺、“海豹儿”和拉响警报的英雄
丛编项:
新思·纪实丛书
个人责任者:
范德贝斯 (Vanderbes, Jennifer)
个人次要责任者:
林华
学科主题:
纪实文学-美国-现代
中图法分类号:
I712.55
责任者附注:
詹妮弗·范德贝斯, 美国记者、作家、剧作家、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公共学者计划学者, 作品广受好评并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出版。林华, 联合国高级翻译, 在联合国总部工作30余年, 曾任口译中文组组长。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是一本医学人文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 兼具重大的科学、社会、人文价值和文学吸引力。整本书聚焦历史上著名的沙利度胺药害事件。20世纪50年代, 德国的一家制药公司仅在草率的安全和效用试验后就将其研制的新药沙利度胺推向市场, 并授权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制药公司生产和销售, 用作助眠、镇静和止孕妇晨吐反应的药物。沙利度胺的毒副作用随后在各国暴发, 掀起了新生儿畸形的狂潮, 数以万计的新生儿罹患“海豹肢症” (四肢短小或者缺失, 就像海豹一样)。与此同时, 也有美国的制药公司在获得授权后试图将沙利度胺投入美国市场, 并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提交了申请。FDA的药物审查官弗朗西丝·凯尔西警惕地发现, 沙利度胺的申请中有诸多安全漏洞和隐患, 同时她也注意到了大洋彼岸的欧洲出现的“海豹儿”, 因此扛着来自制药公司、FDA的上级等各方的压力, 多次力拒沙利度胺的上市申请, 使美国幸免了大规模的“海豹儿”灾难。然而, 尽管沙利度胺没有在美国上市, 制药公司仍然将沙利度胺提供给了全美上千名医生开展“临床试验”, 导致美国仍然降生了数十甚至数百名“海豹儿”。面对这样的悲剧, 在凯尔西以及其他一些医学界和法律界人士、沙利度胺受害者及其家人的推动下, 美国通过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药物临床试验、药物安全评估、受试者知情同意权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 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这些法律也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药物安全监管方面的借鉴。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I712.55/153 B00846401   总馆—采编部     在编 采编部
I712.55/153 B00846402   总馆—采编部     在编 采编部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