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责任者:
- 金蔷薇/(苏)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著 戴骢译
- 出版发行项:
- 南京:译林出版社,2023.8
- ISBN及定价:
- 978-7-5447-9806-8 精装/CNY78.00
- 载体形态项:
- 361页, [6] 页图版:彩图;21cm
- 个人责任者:
- 帕乌斯托夫斯基 (Паустовск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Георгиевич), 1892-1968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戴骢, 1933-2020 译
- 学科主题:
- 散文集-苏联
- 中图法分类号:
- I512.65
- 责任者附注:
-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1892-1968), 苏联抒情散文大师。青少年时代在乌克兰基辅度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游走天涯, 体验过多种职业, 将五光十色的经历凝练为写作素材。他继承了俄国文学浪漫主义的诗心, 在寒冷的时代呼唤人性, 被称作“善于发现世间曙光的人”。1965年至1968年, 连续四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戴骢 (1933-2020), 俄苏文学翻译家。江苏苏州人。译有屠格涅夫、蒲宁、左琴科、布尔加科夫、阿赫玛托娃等多位俄语文学大师作品。获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高尔基奖章”。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是前苏联作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的一部随笔集, 由19篇长短不一的文章组成。作品探讨了有关文学创作的多个话题, 例如构思的产生、素材的选取、想象力的培养、人物的塑造等。细腻的风景描写、对往事和故人的追忆, 与对文学、文化的感悟和沉思交织于一体, 以诗化的语言抒写生活哲理。文风清澈细腻, 感情浓郁真挚, 处处流淌着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传统的依恋。自1956年译介到中国以来, 成为几代作家的创作指南。
- 使用对象附注:
- 本书适用于文学爱好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I512.65/11 | B00843436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
I512.65/11 | B00843437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
I512.65/11 | B00843438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