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9
- 题名/责任者:
- 米沃什传/(波兰)安杰伊·弗劳瑙塞克著 乌兰,李江颐,李佳译
- 出版发行项: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 ISBN及定价:
- 978-7-5598-4510-8 精装/CNY134.00
- 载体形态项:
- 2册(11;1459页);23cm
- 丛编项:
- 文学纪念碑;52
- 个人责任者:
- (波) 弗劳瑙塞克 (Franaszek, Andrzej 1971)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乌兰 译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李江颐 译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李佳 译
- 个人名称主题:
- 米沃什-传记
- 中图法分类号:
- K835.13
- 责任者附注:
- 安杰伊·弗劳瑙塞克(Andrzej Franaszek),1971年生于波兰克拉科夫,现任克拉科夫师范大学文学教授、作家、学者、文学批评家,波兰现代诗歌及诗人研究学者。赫贝特文学奖秘书。代表作为《米沃什传》和两卷本《兹比格涅夫·赫贝特传》。另有著作多部,包括记录片脚本。
- 提要文摘附注:
- 切斯瓦夫·米沃什,伟大的波兰诗人,一九八〇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们的世纪诗人”(希尼语),他一生的故事和他的时代的故事并步而行。这位永恒的旁观者在立陶宛、波兰和法国度过了居无定所、漂泊动荡的大半生。从一九六〇年到一九九九年,米沃什在美国生活,后回到波兰克拉科夫,并于二〇〇四年在此长逝。尽管历尽艰辛、孤立和无名,米沃什始终相信诗歌的变革力量,诗歌是道德抵抗力的源头,是集体希望的源泉。希尼曾说,米沃什的诗焕发着智慧的光芒。米沃什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阅尽沧桑、历炼智慧,与此同时依然在滚滚红尘中抱持一颗赤子之心。本书为全2册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K835.13/2 | B00842201 |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
K835.13/2 | B00842202 |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