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首记录 上一条 1 / 132 下一条 尾记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8

题名/责任者:
刑法学的向度:行为无价值论的深层追问/周光权著
版本说明:
第3版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03
ISBN及定价:
978-7-300-29049-2 精装/CNY118.00
载体形态项:
317页, [1] 页图版;23cm
并列正题名:
Direction of criminal law
其它题名:
行为无价值论的深层追问
丛编项: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周光权刑法学研究系列
个人责任者:
周光权
学科主题:
刑法-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
DF604
一般附注: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相关题名附注:
英文题名取自封面
责任者附注:
周光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 ; 现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307-311页) 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稿的逻辑脉络在于, 要深刻论证规范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就必须找准刑法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作者看来, 刑法学的出发点是“人” ; 落脚点是惩罚正当性如何求得, 惩罚的技巧如何获得成功 ; 而从出发点过渡到落脚点的桥梁则是犯罪成立理论。一套新的刑法学知识系统必须对“人”—“犯罪成立理论”—“惩罚哲学”之间的合理衔接作出说明。作者试图阐明的大致想法是: 刑法的目标是通过难以察觉的权力运作过程来培育规范认同者, 证实行为规范的有效性, 坚定地捍卫规范, 以保证人们能够过一种有意义、有秩序的生活, 把个人培植成规范意识主体。那么促进公众的规范认同, 围绕行为规范违反来建构犯罪论和惩罚理论, 就是当前我国刑法学的基本向度。全书从整体结构来看, 除导论外, 分为三编、十三章, 共计40个小专题, 围绕“规范意识主体”“行为规范违反说”“规范确证”等范畴, 力图建构一套完整的现代刑法思想体系。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DF604/195-3 B00810154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DF604/195-3 B00810155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