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9
- 题名/责任者:
- 科学博物馆的幕后/(英) 麦夏兰著 李响, 楚惠萍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
- ISBN及定价:
- 978-7-5046-9366-2 精装/CNY99.00
- 载体形态项:
- 266页:图;25cm
- 丛编项:
-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智库成果系列丛书.译著系列
- 个人责任者:
- 麦夏兰 (Macdonald, Sharon)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李响 译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楚惠萍 译
- 学科主题:
- 科学馆-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N28
- 出版发行附注:
- 本书原版由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旗下Routledge出版公司出版,并经其授权翻译出版 本书中文简体翻译版授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独家出版
- 相关题名附注:
- 书名原文取自版权页
- 责任者附注:
- 麦夏兰(Sharon Macdonald),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赫尔曼·冯·亥姆霍兹文化技术中心主任,博物馆与遗产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 责任者附注:
- 李响,清华大学哲学博士,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美国物理联合会访问学者。
- 责任者附注:
- 楚惠萍,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传播学博士荣誉学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评估”词条特约撰写人,中外科技馆馆长对话会议特约专家,世界技能博物馆高级科学顾问、策划总监大型科学纪录片《播火录》高级科学顾问。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通过研究者在伦敦科学博物馆所长期进行的人类学考察,描述了在科学博物馆展厅的幕后所进行的各种展览元素的组合运用,以及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运转与工作机制。对于如何高效利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通过展览展示进行科学文化的表征与形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伦敦科学博物馆所进行的这项考察正直博物馆转型的关键时期,这项研究不仅对科学博物馆功能的转型具有学术参考价值,同时也因其所诞生的时代背景而具有相当的历史分析价值。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N2/4 | B00883625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
N2/4 | B00883626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