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7
- 题名/责任者:
- 人文生境:文明、生活与宇宙观/王铭铭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07
- ISBN及定价:
- 978-7-108-07100-2/CNY98.00
- 载体形态项:
- 18, 667页;23cm
- 其它题名:
- 文明、生活与宇宙观
- 丛编项:
- 文史新论
- 个人责任者:
- 王铭铭 著
- 学科主题:
- 人类学-研究-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Q98
- 责任者附注:
- 王铭铭,北京大学教授,人类学家,大英学院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纪念讲座(Radcliffe-Brown Memorial Lecture)首位华人演讲者。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并在中国东南区和西南区开展实地考察工作期关注文明与广义人文关系概念的社会科学认识论价值。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646-667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人文生境”是一含人类、万物、神灵乃至生存环境的“泛化的生命”,将人与万物纳入共同的生存境域,展现出其间主客杂糅、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存在关系。如果“人文”脱离了“生境”,便将无法获得真切的理解。“人文生境”的构建,体现出人类学家王铭铭对于“好人类学”的想象。本书是王铭铭《超社会体系》的续集,以生命赖以成其自身的“生境”为题。全书收录二十二篇文章,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作为文明的超社会体系、中西文明论的比较出发,终落脚于生活世界中的广义人文关系,及宇宙观、天人关系的探讨;既处理“国族主义”给人类学带来的问题,亦思考如何通过现实生活和“形而上”宇宙观,将社会、文化、文明开放给自然。作者内化了原有的中西人类学理论精华,又了现有研究的思路和范围,试图从源于中国的“多元一体”“究天人之际”传统出发,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 使用对象附注:
- 人类学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Q98/27 | B00741638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
Q98/27 | B00741639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
Q98/27 | B00741640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
Q98/27 | B00741641 | 东校区—普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东校区) | |
Q98/27 | B00741642 | 东校区—普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东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