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26
- 题名/责任者:
- 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历史变迁研究/陈晓敏 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1
- ISBN及定价:
- 978-7-5161-9447-8/CNY45.00
- 载体形态项:
- 182页;24cm
- 丛编项: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个人责任者:
- 陈晓敏 著
- 学科主题:
- 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法制史-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DF550.4
- 责任者附注:
- 陈晓敏,女,1980年生,湖北荆门人。2002年、2005年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2012年分别于吉林大学和罗马第二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系,曾发表论文、译作若干。主要研究方向:罗马私法、民法基础理论与财产法。
- 提要文摘附注:
- 从罗马法到现代,大陆法系所有权制度在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权利内容等方面都经历了显著变化。总体来看,大陆法系所有权制度中主要存在两种构建视角:从人到物与从物到人。前者反映主体对物的支配,体现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统领支配权;后者着眼物的利用,明确物上存在的各种权利的范围及归属。本文以这两个视角为主线研究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认为现代所有权建立的标志就是放弃中世纪从物的视角出发的所有权模式,选择从主体视角建构绝对所有权模式。这一视角转换最终在德国民法典中完成。在这一框架下,本书重点阐述了现代所有权模式的内在规定性,针对其在当代面临的两方面危机:第一,物在所有权结构中的地位上升对所有权制度的冲击;第二,私人所有权与那些被自由主义观念边缘化的财产归属形式之间的对立,对此展开具体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重新进行了诠释。
- 使用对象附注:
- 本书适用于法学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DF550.4/33 | B00734246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DF550.4/33 | B00734247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DF550.4/33 | B00734248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