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首记录 上一条 1 / 2 下一条 尾记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57

题名/责任者:
传媒规范理论/克利福德·G. 克里斯琴斯 … [等] 著 黄典林, 陈世华译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04
ISBN及定价:
978-7-300-30100-6/CNY79.90
载体形态项:
319页;24cm
丛编项: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丛编项: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
个人责任者:
克里斯琴斯 (Christians, Clifford G.)
个人责任者:
格拉瑟 (Glasser, Theodore L.)
个人责任者:
麦奎尔 (McQuail, Denis)
个人责任者:
诺登斯特伦 (Nordenstreng, Kaarle)
个人次要责任者:
黄典林
个人次要责任者:
陈世华
学科主题:
传播媒介-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
G206
题名责任附注:
著者还有:西奥多·L. 格拉瑟, (英) 丹尼斯·麦奎尔, (芬) 卡勒·诺登斯特伦等
责任者附注:
克利福德·G. 克里斯琴斯,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传播学研究教授以及传播学研究所的主任 ; 西奥多·L. 格拉瑟,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教授 ; 丹尼斯·麦奎尔,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荣誉教授,已于2017年6月去世 ; 卡勒·诺登斯特伦,是芬兰坦佩雷大学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教授。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281-305页) 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长期以来,在主流传播学中,对媒体和传播现象的考察以经验性的实证科学研究为主,基于哲学和伦理学对传媒和公共传播实践的理论基础进行纯理论剖析的规范性研究则相对比较匮乏。与那些只有在读者精疲力竭地读完全书才会看到一点点理论总结的著作不同,在《传媒规范理论》中,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理论问题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在这一领域,作为最早的奠基性作品,由弗雷德·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和威尔伯·施拉姆合著的《传媒的四种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20世纪下半叶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世界的传媒格局和制度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四种理论模型显然无法适应已经变化了的传播现实。由著名媒介伦理学者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教授等人合著的本书就是这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中相对较新的成果。该书主要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视角系统阐述了西方语境下媒体实践,尤其是新闻实践的道德基础,并提出了四种主要的媒体角色,即监测、促进、合作和激进角色。《传媒规范理论》堪称《传媒的四种理论》的新时代续篇。《传媒规范理论》采取了一种新的研究理论问题的方式,这种新的理论方法能够适应当前全球传媒技术发展的现实。
使用对象附注:
传播媒介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G206/39 B00743584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G206/39 B00743585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G206/39 B00743586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