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5
- 题名/责任者:
- 中华家训文化传承与创新/马建欣 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9
- ISBN及定价:
- 978-7-5203-5096-9/CNY99.00
- 载体形态项:
- 356页:图;24cm
- 丛编项:
- 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库
- 个人责任者:
- 马建欣, 1971- 著
- 学科主题:
- 家庭道德-文化研究-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B823.1
- 一般附注:
- 本书系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家训文化传承中的家庭德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14BKS045) 主要研究成果 本书受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库出版计划资助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49-356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中华民族素来以有家教而著称于世, 我国不仅有数千年传承不弃的重视家庭德育优良传统, 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积淀发展成为一种家训文化。这种民间大众教化方式, 对中国人成长成才具有永续习染和人格型塑作用, 经过反复实践“学而时习之”的家庭教育, 它与修齐治平的社会理想一起成为中国人治家教子的育人长效机制。家长们希望后辈子孙世代传承家教思想、遵从家长教诲、自觉践履家训遗规, 从而养成不坠家风。这成功地训育出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德性品格。传承和创新中华家训文化, 在探明其精神实质、作用机理及发展演变历史的基础上, 应坚持与时俱进, 直面现代家庭德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才能提振现代家教精神, 创新家庭德育路径; 完善现代家训模式, 防止和纠正家教偏颇; 树立良好家风门风, 治家教子塑造人格; 继承家训文化精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将古代家训里有效培育德性人格的理念和方法, 接续传承到今天的家庭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 推广实施符合现代家庭教育实际与时代要求的家训模式, 为现代家庭教育及人格塑造提供理论支持和中国方案。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B823.1/43 | B00647778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B823.1/43 | B00647779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B823.1/43 | B00647780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