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8
- 题名/责任者:
- 人类世的宇宙论:泛心论、万物有灵论与后人类主义的局限/(挪) 阿恩·约翰·维特勒森著 张若愚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5.05
- ISBN及定价:
- 978-7-100-24929-4 精装/CNY98.00
- 载体形态项:
- XIII, 366页;22cm
- 其它题名:
- 泛心论、万物有灵论与后人类主义的局限
- 丛编项:
- 数字时代的人论文库.第一辑.汉译系列
- 个人责任者:
- 维特勒森 (Vetlesen, Arne Johan)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张若愚 译
- 学科主题:
- 宇宙论-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B016.8
- 责任者附注:
- 阿恩·约翰·维特勒森 (Arne Johan Vetlesen), 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教授, 主要关注伦理学、环境哲学、社会哲学, 目前在环境哲学、道德哲学、诠释学和精神分析学、社会哲学、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等领域出版了《痛苦的哲学》 (A Philosophy of Pain)、《恶与人的能动性: 理解群体恶行》 (Evil and Human Agency: Understanding Collective Evildoing)、《感知、同感与判断》 (Perception, Empathy, and Judgment)、《自然之否定: 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环境哲学》 (The Denial of Nature: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in the Era of Global Capitalism) 等20余本著作。张若愚,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英国杜伦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形而上学、心灵哲学、人类学哲学等。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51-359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人类世的宇宙论: 泛心论、万物有灵论与后人类主义的局限》探讨的是经典哲学问题: 物质与心灵, 或者说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作者阿恩·约翰·维特勒森看来, 这个经典问题在人类世的时代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 面对人类与自然的决裂、物种的灭绝, 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迫切 ; 哲学理论从笛卡尔开始就误解了物质世界, 或者广泛的自然世界, 而忽视了物质世界具有的意识维度, 从此在人类的实践上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本书探讨了一幅新的宇宙论图景, 万物有灵论, 即实践中的泛心论, 从哲学、人类学、物理学等角度, 重新思考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分裂与融合, 以及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全部MARC细节信息>>
|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 B016.8/4 | B00870105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 B016.8/4 | B00870106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