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首记录 上一条 1 / 2 下一条 尾记录 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2

题名/责任者:
失之物语/(日) 村上龙著 栾殿武译
出版发行项: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06
ISBN及定价:
978-7-5327-9122-4 精装/CNY58.00
载体形态项:
283页;19cm
并列正题名:
Missing
个人责任者:
村上龙, 1952- 著
个人次要责任者:
栾殿武
学科主题:
长篇小说-日本-现代
中图法分类号:
I313.45
责任者附注:
村上龙 (1952-), 当代日本最受欢迎的国民作家之一, 曾任日本芥川奖评委 (2000-2017)。24岁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在日本社会引起巨大轰动, 被授予第19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和第75届芥川奖。出道四十多年, 才华横溢, 特立独行。不仅出版长短篇小说、随笔评论、书信访谈等逾百部, 更是游走于音乐、电影、舞台剧等各类艺术领域,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类似于一份精神科临床记录, 同时又带有私小说的特征。某天, “我”的家养小猫突然开口说话, 指引“我”去见一位名叫“真理子”的女演员。女演员与“我”似乎是旧友, 但我俩对于过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记忆。女演员带“我”去了一家记忆中明明已经倒闭的餐厅“瑟堡”, 之后母亲突然出现在眼前。混杂着各种说话声, 大量记忆的碎片开始交织涌现: 母亲在朝鲜的经历、画家父亲与家庭的疏离、“我”与女演员在罗马的旅行, 还有德牧犬、杜鹃花……“我”的意识陷入了一座迷宫, 在记忆的废墟中徘徊, 分不清过去与现在、真实与想象、前进与后退的界线。最后, 在母亲的声音的引导下, “我”终于想起了自己成为小说家的原因: “抑郁就像永远不会结束的黄昏, 我只能依靠虚构, 继续生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I313.45/630 B00805333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文艺书库(西校区)
I313.45/630 B00805334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文艺书库(西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