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1
- 题名/责任者:
- 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施新佳 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2
- ISBN及定价:
- 978-7-5203-5627-5/CNY85.00
- 载体形态项:
- 280页;24cm
- 个人责任者:
- 施新佳, 1982- 著
- 学科主题:
- 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史-文学史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I209.6
- 一般附注:
-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编号: 15ZWE02) 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DF-2017-10233-牡丹江师范学院-01-地方语言文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 YB2018015) 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编号: MNUB201706)
- 责任者附注:
- 施新佳, 女, 黑龙江鹤岗人, 1982年2月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264-278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西南联大与“鲁艺”的办学理念、教育方针迥异, 两校的文学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和工农兵文学。一定意义上, 西南联大的精英文学与“鲁艺”的工农兵文学分别引领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上、下半区, 新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文学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它们身上获得合法性解读, 它们负载着丰饶的社会、历史、文化、美学信息, 至今仍葆有一定的生命力和鲜活性。解读两校的文学作品, 是考量建国后文学发展的一把钥匙, 也是观照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个窗口。本书分析西南联大与“鲁艺”的文学, 以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 真正指向的是对精英文学和工农兵文学的探究, 以更加客观公正的视角和态度重新评判两种文学的风貌。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I209.6/14 | B00649815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
I209.6/14 | B00649816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
I209.6/14 | B00649817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