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首记录 上一条 1 / 11 下一条 尾记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1

题名/责任者:
货币的本质:繁荣、危机和资本新论/帕特里克·博尔顿, 黄海洲著 余江, 周钰译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07
ISBN及定价:
978-7-5217-6705-6/CNY88.00
载体形态项:
XVII, 303页:图;23cm
其它题名:
繁荣、危机和资本新论
个人责任者:
博尔顿 (Bolton, Patrick)
个人责任者:
黄海洲
个人次要责任者:
余江
个人次要责任者:
周钰
学科主题:
货币理论
中图法分类号:
F820
一般附注:
比较
责任者附注:
帕特里克·博尔顿 (Patrick Bolton),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金融学教授, 拉扎德气候中心高级顾问。曾任美国金融学会主席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著有《契约理论》等。黄海洲,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特聘金融学教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著有《全球金融体系: 危机与变革》等。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288-303页)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透过公司金融理论来重构货币经济学, 构建了国家资本结构, 将货币视为国家的股权。央行发行货币类似于公司发行股票, 如果增发的货币没有用来支持高质量增长, 增发货币会引起通胀 ; 但如果货币增发不够, 高质量增长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 经济增速则必然放缓, 甚至面临停滞和通缩。本书探寻的“货币是国家的股权”这一本质, 不仅修正了货币主义理论和现代货币理论 (MMT) 的缺陷, 也为货币理论、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构建了一个新的、基于公司金融的共同微观基础。在这个基础上, 本书分析了国家发展和货币供应的关系, 创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最优策略, 探讨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 并探究了最优货币供给、最优外汇储备管理、最优货币区设计、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以及数字货币等前沿课题。此外, 还用新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美国、欧元区、瑞士、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实践与经验教训。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F820/20 B00850615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F820/20 B00850616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