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60
- 题名/责任者:
- 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加) 大卫·爱泼斯坦 著 范雪竹 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4
- ISBN及定价:
- 978-7-5596-5151-8/CNY60.00
- 载体形态项:
- 14, 336页;23cm
- 其它题名:
- 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
- 个人责任者:
- 爱泼斯坦 (Epstein, David)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范雪竹 译
- 学科主题:
- 成功心理-通俗读物
- 中图法分类号:
- B848.4
- 出版发行附注:
- 本书版权归属于银杏树下 (北京) 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 相关题名附注:
- 英文题名原文取自封面
- 责任者附注:
- 大卫·爱泼斯坦, 《纽约时报》No.1畅销书作家。范雪竹,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作者大卫·爱泼斯坦研究了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艺术家、音乐家、发明家、预测专家和诺贝尔奖科学家, 总结出他们成功的关键--他发现, 这些精英并不限于领域内的深耕钻研, 更多是凭借其他兴趣与经验的融合来使自身大放异彩。书中将人的成长路径分为专才模式与通才模式。根据以往的经验, 一个人若想出类拔萃, 就应该趁早明确发展方向, 再去刻意练习, 即以老虎·伍兹为代表的专才模式。然而, 随着人工智能崛起, 这类依赖重复经验的专业化路径已经逐渐失灵。未来社会更需要罗杰·费德勒式的通才模式--从一开始便培养广泛兴趣, 不断追求人生的匹配质量。有关通才模式的重要素质, 书中给出大量说服力十足的案例--小到个体成长, 如开普勒如何利用类比思维推断出天体物理定律、凡·高从牧师到绘画大师的人生试验; 大到团队决策, 如任天堂和3M凭何不断创新并领跑业界、西点军校为留住人才做出哪些努力。无论是个人自我规划成长, 还是延伸到商业决策和教育培养, 都要丰富认知维度并破除路径依赖, 用跨界不断拓展能力范围。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B848.4/365 | B00738694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B848.4/365 | B00738695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B848.4/365 | B00738696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借还台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