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55

题名/责任者:
我们为何无聊/詹姆斯·丹克特, 约翰·D. 伊斯特伍德著 袁铭钰译
出版发行项:
南京:译林出版社,2022.01
ISBN及定价:
978-7-5447-8958-5/CNY58.00
载体形态项:
296页;21cm
个人责任者:
丹克特 (Danckert, James)
个人责任者:
伊斯特伍德 (Eastwood, John D.)
个人次要责任者:
袁铭钰
学科主题:
心理学-通俗读物
中图法分类号:
B84
责任者附注:
詹姆斯·丹克特(James Danckert),心理学家,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获选加拿大认知神经科学首席科学家、加拿大滑铁卢地区“四十岁以下四十人”。在大学攻读临床神经心理学时,丹克特观察到,自己的兄长在发生车祸导致脑损伤后,相比之前更容易感到无聊,这激发了他对无聊的研究兴趣 ; 约翰·D. 伊斯特伍德(John D. Eastwood),临床心理学家,约克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252-286页) 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我们为何无聊》是一部突破之作,它开创性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解剖无聊这种定义模糊的感觉。无聊是什么?怠惰、茫然,还是焦躁、不安?是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让我们感到无聊?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无聊已变成新时代的流行病了吗?无聊倾向和体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说无聊是一个信号,那么它在提醒我们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反应,才能不掉进恶性循环?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本书为我们提供关于无聊的科学认知,然后给出无聊的解法。在渐趋短平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与短视频并非驱散无聊的解药,相反,它们更容易让我们困在一个永不停歇、没有目的的仓鼠轮中。无聊是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的召唤,如何回应这一召唤,才是良方所在。从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与内部动机,到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创造意义、建立心流,本书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温和而不说教,带领我们科学应对无聊。
使用对象附注:
心理学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B84/284 B00739133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B84/284 B00739134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B84/284 B00739135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B84/284 B00739136   东校区—专业书库(东校区)     可借 专业书库(东校区)
B84/284 B00739137   东校区—专业书库(东校区)     可借 专业书库(东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