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6
- 题名/责任者:
- 成神: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与自我神化/(美) 普鸣 著 张常煊, 李健芸 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6
- ISBN及定价:
- 978-7-108-06684-8 精装/CNY58.00
- 载体形态项:
- 491页;22cm
- 其它题名:
- 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与自我神化
- 丛编项:
- 古典与文明.第二辑
- 个人责任者:
- 普鸣 (Puett, Michael J.)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张常煊 译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李健芸 译
- 学科主题:
- 宇宙论-研究-中国-古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B016
- 相关题名附注:
- 英文题名原文取自版权页
- 责任者附注:
- 普鸣 (Michael Puett),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学院教授、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 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 尤其是早期中国的道德、礼仪与政治。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437-459页) 和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通过分析商周卜辞铭文、战国诸子文献及秦汉史论中呈现的凡人与天神的复杂关系, 普鸣重构了“天人合一”背后蕴含的“关联性宇宙论”在中国兴起的历史过程与政治背景: 在他看来, “人”与“神”的界限、人能否“成神”等问题在早期中国经历了一场长期的论辩, “关联性宇宙论”并非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中国的基础性预设, 而是在与祭祀占卜活动的对抗中逐渐成为了主流。普鸣在本书中讨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比较模式, 即将历史分析与比较性视角相结合, 既关注相似的宏观历史处境, 又注重细微差异的辨析, 以期在中国与其他文明的对比中获得更丰富的意义。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B016/5 | B00649161 | 西校区—旧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旧书库(西校区) | |
B016/5 | B00649162 | 西校区—旧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旧书库(西校区) | |
B016/5 | B00649163 | 西校区—旧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旧书库(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