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7
- 题名/责任者:
- 媒介的欺骗性:后图灵时代的人工智能和社会生活/(意) 西蒙尼·纳塔莱著 汪让译
- 出版发行项: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09
- ISBN及定价:
- 978-7-309-16910-2/CNY58.00
- 载体形态项:
- 206页;23cm
- 并列正题名:
- Deceitful medi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ocial life after the Turning test
- 其它题名:
- 后图灵时代的人工智能和社会生活
- 丛编项:
- 媒介与文明译丛
- 个人责任者:
- 纳塔莱 (Natale, Simone)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汪让 译
- 学科主题:
- 人工智能-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TP18
- 一般附注:
- 本书得到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项目 (2021D10) 的经费支持
- 责任者附注:
- 西蒙尼·纳塔莱, 意大利都灵大学人文学系副教授, 英国拉夫堡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专业客座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媒介理论、媒介历史和数字媒体。汪让,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青年教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消费者行为、媒介心理和品牌传播。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158-189页) 和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通过回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 揭露了人类关于这种技术的幻觉和谬论。聚焦于沟通型人工智能, 作者指出它们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智能”, 而是人类对自身的投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文化偏见和现代心理学来匹配人类对外界环境的观察和探询, 从而投射出“智能”的假象。作者提出了“庸俗欺骗”这个概念来揭示人机互动的本质即欺骗, 并详细阐述了“庸俗欺骗”的各个维度。所谓人工智能, 无非是利用投射和刻板印象来附和社会规范罢了。透过人工智能技术, 我们恰好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容易受到欺骗。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TP18/144 | B00826685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
TP18/144 | B00826686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