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51
- 题名/责任者:
- 分科的学史与历史/桑兵, 关晓红主编
- 出版发行项: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05
- ISBN及定价:
- 978-7-208-16818-3/CNY59.00
- 载体形态项:
- 455页;21cm
- 丛编项:
-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学科编
- 个人责任者:
- 桑兵 主编
- 个人责任者:
- 关晓红 主编
- 学科主题:
- 科学史-研究-中国-近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G322
- 一般附注:
- 本书为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科建设经费专项出版资助项目
- 责任者附注:
- 桑兵, 河北威县人, 生于广西桂林, 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清代以来的学术与思想、近代中日关系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等。关晓红,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广东文史馆馆员, 著有《晚清学部研究》《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从幕府到职官: 清季外官制的转型与困扰》《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等, 目前研究方向为晚清史与近代政治制度等。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420-444页) 和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 因而历史本不分科, 况且中国治学讲究贯通, 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 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 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 后者为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门别类的历史。其共同性则是以后出外来的观念系统重新组装历史。恰当把握一般倒述的分科之学史、近代以来学科发生演化的分科史, 以及面向未来的分科之学三者的联系分别, 才能掌握关键, 沟通而不附会。本书通过个案分析近代中国以来, 文化学、地理学等学科建构的过程, 清晰勾勒出分科之学从无到有以及治学之道从固有到外来的转变过程, 同时极具反思性地指出, 外来的学科分类框架应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来重新考虑和调整。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G322/5 | B00780249 |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
G322/5 | B00780250 |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
G322/5 | B00780251 |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
G322/5 | B00782783 | 东校区—普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东校区) | |
G322/5 | B00782784 | 东校区—普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东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