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3
- 题名/责任者:
- 人的经济学:《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启示/(美) 弗农·史密斯, 巴特·威尔逊著 郑磊, 陈倬琼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10
- ISBN及定价:
- 978-7-5217-6826-8/CNY88.00
- 载体形态项:
- 13, 270页:图;23cm
- 其它题名:
-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启示
- 丛编项:
- 比较译丛;43
- 个人责任者:
- 史密斯 (Smith, Vernon L.) 著
- 个人责任者:
- 威尔逊 (Wilson, Bart J.)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郑磊 译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陈倬琼 译
- 学科主题:
- 经济学
- 中图法分类号:
- F0
- 责任者附注:
- 弗农·史密斯 (Vernon L. Smith), 美国查普曼大学乔治·阿吉罗斯 (George L.Argyros) 经济学和金融学讲席教授。巴特·威尔逊 (Bart J. Wilson), 美国查普曼大学唐纳德?肯尼迪(Donald P.Kennedy)经济学和法学讲席教授。查普曼大学经济科学研究所的创始成员之一。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为诺奖得主、实验经济学之父弗农·史密斯的新作。作者通过回溯到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亚当·史密斯的两本重要著作 ——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来试图回应经济学在过去多年来常遭人诟病的缺陷, 即理性经济人假设。其实, 亚当·斯密的著作中, 特别注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思维和认知等因素对个人决策乃至对经济影响。随着经济学的发展, 以及对简洁优美模型的推崇, 才让经济学一步步把有血有肉的人抽象为理性经济人。作者认为, 现在是时候重新回到亚当·斯密的研究方法了。应该将情感还给“人”, 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与现实世界相联结, 以更好地解释现实。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F0/181 | B00846489 | 总馆—采编部 | 在编 | 采编部 | |
F0/181 | B00846490 | 总馆—采编部 | 在编 | 采编部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