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6

题名/责任者:
历代例考/杨一凡, 刘笃才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12
ISBN及定价:
978-7-01-026568-1/CNY149.00
载体形态项:
462页;24cm
丛编项:
人民文库.第二辑.法律
个人责任者:
杨一凡, 1944- 著
个人责任者:
刘笃才, 1943- 著
学科主题:
法制史-研究-中国-古代
中图法分类号:
DF082
责任者附注:
杨一凡 (1944-),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西北大学法史创新工程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中国法律史研究, 已出版独著、合著和主编的科研成果50余部。独著有《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明代则例辑考》《明大诰研究》《明代立法研究》等, 主编有《中国法制史考证》《中国法制史考证续编》《日本学者中国法制史论著选》《历代令考》等。独立整理、合编和主持整理法律古籍丛刊20余部, 内收文献900余种。科研成果获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刘笃才 (1943-),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 退休前为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出版专著《极权与特权》《民间规约与中国古代法律秩序》《明清事例与律例法体系》等, 发表论文《秦简廷行事考辨》《论不道及其发生学原理》《中国古代民间规约引论》《汉科考略》等数十篇。与杨一凡合编《中国法制史考证》乙编 (4册) 、《中国古代地方法律文献》 (40册) 、《中国古代民间规约》 (4册) 。
书目附注:
有书目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对历史上各类例的起源、内容、演变及其在各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进行了考证, 厘清历史上例的变迁及各类例的涵义、相互的联系及区别, 以便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有所助益。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DF082/43 B00860618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DF082/43 B00860619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可借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