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7
- 题名/责任者:
- 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日) 渡边英幸著 吴昊阳译
- 出版发行项: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02
- ISBN及定价:
- 978-7-214-29033-5/CNY78.00
- 载体形态项:
- 359页;23cm
- 丛编项: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28
- 个人责任者:
- 渡边英幸, 1974-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吴昊阳 译
- 学科主题:
- 中国历史-研究-先秦时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K220.7
- 责任者附注:
- 渡边英幸, 1974年生, 曾任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讲师、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现任日本爱知教育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吴昊阳, 庆应义塾大学东洋史硕士毕业, 青年译者, 现供职于广州市增城区某中学, 任历史和日语教师。主要译著有《古代中国的宇宙论》《汉字》《陶瓷》《宦官》《历史的基因: 英国》《花粉症与人类》。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35-355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主要根据对先秦时期古典文献和出土资料的解读, 以华夷思想为中心问题, 探索先秦时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舞台的中心意识的多样性及当时的国家关系的多层性, 逐渐揭开统一王朝成为帝国的解释原理以及中国地区形成的动态过程。本书内容包括何谓“中华”、先秦时期的华夷言论、春秋时期的“戎”、鲜虞中山国的建立、春秋时期的国际会盟与华夷秩序、晋文公流离各国的故事及其背景、从禹迹到诸夏、秦公诸器铭之探讨、秦律中的夏与臣邦、先秦时期的“中华”观念与华夷思想等。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K220.7/25 | B00829348 |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
K220.7/25 | B00829349 | 总馆—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二)(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