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3
- 题名/责任者:
-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任军锋著
- 版本说明:
- 修订版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03
- ISBN及定价:
- 978-7-100-23096-4/CNY78.00
- 载体形态项:
- 217页, [2] 页图版:图;23cm
- 并列正题名:
- Rise and fall of the Empire
- 其它题名:
- 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
- 丛编项:
- 复旦通识文库.文理学苑
- 个人责任者:
- 任军锋, 1971- 著
- 个人名称主题:
- 修昔底德-政治思想-研究
- 学科主题:
- 政治思想-研究-古希腊
- 中图法分类号:
- D091.2
- 责任者附注:
- 任军锋 (1971-), 2001年获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 (思想) 史、美国政治等, 著有《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 (2004)、《民德与民治》 (2011) 等。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是对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的解读, 探寻雅典帝国兴衰的原因。雅典历经多次改革, 民主制逐渐形成规模, 但随着国力日颓, 雅典民主又不断蜕化。其散而不崩的关键, 在于有一个英明的“第一公民”主持大局, 如伯里克利。民主制的成败、帝国的兴衰, 取决于平民与领袖之间的张力的调适, 而这一对立在现代政治实践中的面貌, 即如何平衡“人治”的效能和“法治”的稳定。修昔底德没有直言自己对雅典衰败根源的理解, 反而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真实历史, 不可沉溺于追逐理论“幻觉”。本书在阐释文本的同时, 大量穿插对雅典政治体制变革过程的背景介绍, 使雅典历史以更加鲜活和丰赡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D091.2/3 | B00847148 | 总馆—采编部 | 在编 | 采编部 | |
D091.2/3 | B00847149 | 总馆—采编部 | 在编 | 采编部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