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4
- 题名/责任者:
- 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英) 齐格蒙特·鲍曼, (爱沙) 瑞恩·罗德著
- 出版发行项: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09
- ISBN及定价:
- 978-7-305-28207-2 精装/CNY72.00
- 载体形态项:
- 281页;20cm
- 统一题名:
- Practices of selfhood
- 其它题名:
- 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 个人责任者:
- 鲍曼 (Bauman, Zygmunt), 1925-2017 著
- 个人责任者:
- 罗德 (Raud, Rein), 1961-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张德旭 译
- 个人名称主题:
- 鲍曼-社会学-思想评论
- 学科主题:
- 社会学-思想评论-英国-现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B561.59
- 一般附注:
- 守望者·人间世 声音 思想家 他们如何回应当下
- 责任者附注:
- 版权页题: 张德旭译
- 责任者附注:
- 齐格蒙特·鲍曼 (1925-2017), 出生于波兰,当代西方杰出的思想家。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后现代性预言者”。瑞恩·罗德 (1961-), 作家,塔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塔林大学首任校长 (2006-2011)。代表作品有《行动中的意义》。张德旭,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英美文学研究者, 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博士。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以一种新的形式, 再现了熟悉的个人参与社会的公众讨论。本书还谈到博尔赫斯、弗洛伊德、列维纳斯等人文思想家的观念, 也提到了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伊利亚·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这场对谈, 也为活在流动的时代的我们这代人, 在“自我与社会冲突时如何自洽”提供了更内在的理解。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B561.59/28 | B00871675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B561.59/28 | B00871676 | 总馆—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可借 | 社科书库(一)(西校区) | |
B561.59/28 | B00871677 | 东校区—专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专业书库(东校区) | |
B561.59/28 | B00871678 | 东校区—专业书库(东校区) | 可借 | 专业书库(东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