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4
- 题名/责任者:
- 双缝实验和量子力学/阿尼尔·阿南塔斯瓦米著 祝锦杰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06
- ISBN及定价:
- 978-7-5217-6508-3/CNY65.00
- 载体形态项:
- 250页:图;21cm
- 个人责任者:
- 阿南塔斯瓦米 (Ananthaswamy, Anil)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祝锦杰 译
- 学科主题:
- 光学-实验
- 学科主题:
- 量子力学
- 中图法分类号:
- O4
- 相关题名附注:
- 封面其他题名: 一个简单的光学实验如何串起不确定的量子世界与确定的经典世界
- 责任者附注:
- 阿尼尔·阿南塔斯瓦米, 《新科学家》杂志的前任副主编和现任顾问,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科学写作项目客座编辑。他为《国家地理新闻》《探索》等杂志撰稿, 并且是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新星纪录片频道开设的博客“现实的本性”的专栏作者。他曾获得英国物理学会物理新闻奖和英国科学作家协会最佳调查新闻奖。他的首部著作《湿婆之舞》被评为《物理世界》“2010年年度图书奖”。祝锦杰, 北京大学医学学士, 香港浸会大学双语交流与翻译学硕士, 关注前沿科学、流行文化和历史人文领域, 认同翻译不应停留于鹦鹉学舌。
- 提要文摘附注:
- 我们在中学物理课都会学到, 一道光穿过两道狭缝后将会发生干涉形成明暗条纹,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双缝实验。如果只让单个光子进入设备, 光子竟然也会自己与自己发生干涉, 在多次实验后同样形成明暗条纹。更神奇的是, 一旦研究者试图探测光子到底通过了哪道狭缝, 干涉条纹即刻就消失了, 仿佛能感知到我们的意识一般。托马斯·杨在19世纪早期设计了这个模型, 以证明光像波一样运动, 这与艾萨克·牛顿的粒子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一个世纪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证明了光以量子或粒子的形式存在, 这个实验成为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之间关于现实本质的激烈辩论的关键。可以说, 双缝实验串起了人类对物质世界规律, 乃至现实本质的探索。十年又十年, 一个又一个假设, 科学家们以这个实验为蓝本, 回答了关于宇宙结构的越来越深的问题, 它也催生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本书中, 作者周游世界, 穿越历史, 深入探索了我们尚未了解的物质现实的最小尺度, 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兼具科学与美感的画卷。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O4/47 | B00851917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
O4/47 | B00851918 | 西校区—自然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自然书库(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