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5
- 题名/责任者:
- 高桥和巳: 我的文学观/(日) 高桥和巳著 孙若圣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
- ISBN及定价:
- 978-7-100-24527-2/CNY48.00
- 载体形态项:
- x, 246页;19cm
- 丛编项:
- 日本人文经典译丛
- 个人责任者:
- 高桥和巳, 1931-1971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孙若圣, 1987- 译
- 学科主题:
- 日本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
- 学科主题:
- 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六朝时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I313.065
- 中图法分类号:
- I206.35
- 责任者附注:
- 高桥和巳 (1931-1971), 日本作家, 中国文学研究家, 毕业于京都大学, 师从日本汉学泰斗吉川幸次郎。先后任职于立命馆大学、明治大学、京都大学。著有《高桥和巳全集》十卷, 内容涉及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及批评、中国文学研究等。高桥和巳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日本社会中具有重大影响, 他的书几乎是当时日本青年学生的必读之物。
- 责任者附注:
- 孙若圣, 1987年生, 神户大学博士, 复旦大学博士后, 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海外汉学及日本战后思想史研究。著有《边缘的微光: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与阐释》, 译有《全球化与世界史》等。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从高桥和巳作品集中精选其颇具代表性或产生过重大影响力的六篇文论: 《文学的责任》《战后文学的思想》《政治与文学》《对“性”题材主义的批判》《自立的精神——竹内好的鲁迅精神》《六朝美文论》。前五篇较为全面地勾勒了战后日本文坛的思想脉络, 详细分析了日本战后文学家们的“转向”过程, 阐释了鲁迅思想对日本文坛的影响力, 反映出高桥作为一流评论家对文学责任的反思。第六篇则体现了高桥精湛的汉学造诣, 可视为中国近世文学海外研究的一个全新角度。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I313.065/10 | B00887298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
I313.065/10 | B00887299 |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文艺书库(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