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0

题名/责任者: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美) 凯瑟琳·海勒 著 刘宇清 译
出版发行项: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06
ISBN及定价:
978-7-301-28076-8/CNY59.00
载体形态项:
460页;23cm
统一题名:
How we became posthuman :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
其它题名:
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
丛编项:
文化理论译丛
个人责任者:
海勒 (Hayles, N. Katherine)
个人次要责任者:
刘宇清
学科主题:
小说研究-美国-现代
中图法分类号:
I712.074
责任者附注:
凯瑟琳·海勒,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约翰·查尔斯·希利斯文学讲席教授。精通英语和化学。代表著作《计算机,我的母亲》《数字主体与文学文本》,与人合编《混乱与秩序》。
提要文摘附注:
海耶斯从科学史、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入手,向我们展示为了将信息虚构为一个实体,什么必须被消除和遗忘。因此,从二战之后的麦西人工智能讨论会到1952年出版的人工智能小说《边界》;从“自我塑造”的概念到菲利普·迪克对幻想和现实世界的文学探索;从虚拟生活到后现代小说,都是海耶斯讨论的范围。她向我们说明,成为后人类或许是一个噩梦,但也许蕴含了某种解放的可能性。本书深入探究“身体”在信息时代的命运,责无旁贷地阐明我们所身处的虚拟时代以及未来的走向。融贯技术与文化的历史,从控制论的诞生到人造生命的出现,作者凯瑟琳·海勒梳理出三个相互交织的故事:信息如何失去它的身体,即,信息如何变成一个脱离物质形态的概念性实体;赛博人的文化观念与技术建构;控制论对人本主义主体的消解。
使用对象附注:
小说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I712.074/8 B00737381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借还台
I712.074/8 B00737382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文艺书库(西校区)
I712.074/8 B00737383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文艺书库(西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