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58
- 题名/责任者:
- 通往衰败之路:经济学如何掌控我们的生活/(英) 乔纳森·奥尔德雷德 著 苏京春 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7
- ISBN及定价:
- 978-7-5217-1920-8/CNY69.00
- 载体形态项:
- xxv, 372页;21cm
- 其它题名:
- 经济学如何掌控我们的生活
- 个人责任者:
- 奥尔德雷德 (Aldred, Jonathan)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苏京春 译
- 学科主题:
- 经济学-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F0
- 责任者附注:
- 乔纳森·奥尔德雷德, 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经济系主任, 同时担任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讲师。苏京春, 经济学博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53-372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经济学是如何影响、改变、主宰我们的世界的? 从“搭便车”到“助推”, 经济理念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如何渗透到政府、金融界、企业和个人的观念、行为和决策过程? 经济学到底如何影响和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 少数经济学家开始将经济学分析应用于生活中原本不属于经济学的领域中。经济学领域的扩张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 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不自觉地受到经济学概念及其衍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制约。当今社会, 一些不良行为不仅被认为是正常的, 而且被认为是聪明甚至是道德的。因此, 如果我们希望变革, 那么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 了解强有力的经济理念从何而来, 它们是如何带领我们一步一步地走上背离伦理与道德的衰败之路的。这是一本梳理各路经济学派源流的书, 有很多故事和轶事, 也让对经济学的门外汉可以了解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源、创建、发展以及开枝散叶, 也串联起了许多公共政策的案例, 梳理了这些案例背后的经济学思维, 并点评应用这些思维的利与弊。本书不仅对经济学对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扩张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而且对经济学思维渗透到解读人类社会复杂行为时可能带来的扭曲发出了警示, 还对经济学试图打造成和物理学一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方法提出了告诫, 为我们当今的经济状态和道德危机提供了新颖的解读视角。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我们应该如何与经济学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 一种更平等、更开放、更多质疑、更少恭维的关系, 以重塑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全部MARC细节信息>>
|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校区—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 F0/120 | B00645788 | 西校区—普通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西校区) | |
| F0/120 | B00645789 | 西校区—普通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西校区) | |
| F0/120 | B00645790 | 西校区—普通书库(西校区) | 可借 | 普通书库(西校区)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