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0

题名/责任者:
人, 或所有的士兵/邓一光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12
ISBN及定价:
978-7-02-017617-5/CNY98.00 (2册)
载体形态项:
2册 (897页);22cm
并列正题名:
People, or all of the soldiers
个人责任者:
邓一光, 1956- 著
学科主题: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中图法分类号:
I247.57
载体形态附注:
上, 471页; 下, 475-897页
责任者附注:
邓一光, 男, 1956年生于重庆, 著有长篇小说10部, 中短篇小说集20余部。现居深圳。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895-897页)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以香港十八日保卫战为主要线索, 跨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中、后期, 涵盖了十数年的中国和世界历史。故事的发生地被“安排”在燊岛上的D战俘营。在这里, 身为一名中国籍战俘, 主角郁漱石与美、英、印度、加拿大、菲律宾、荷兰、意大利等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以至不同阶层、不同派别、不同宗教信仰的一万多人, 在日军“管理”和虐待下, 共同度过了地狱般的三年又八个月。作者通过这种颇具匠心的处理, 把大半个世界的族群与文化串联在一起, 组建出独特的故事生长机制; 同时, 各派别、阶层、群体或个人在封闭的战俘营里, 依然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相互传递和交换着外界的信息, 从而以“现在进行时”完成了对当时历史的梳理与观照。小说的结构和主体框架, 由战后在审判“战犯”郁漱石的法庭上的自辩、质证、陈述、书面证词、庭外供述与庭外调查等构成。将众多相关人等在法庭上的表述与交锋, 构筑成一部众声喧哗、视角多维、人物形象鲜活复杂的巨制。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校区—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I247.57/2799(2) B00825908  下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文艺书库(西校区)
I247.57/2799(2) B00825909  下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文艺书库(西校区)
I247.57/2799(1) B00825906  上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文艺书库(西校区)
I247.57/2799(1) B00825907  上 总馆—文艺书库(西校区)     可借 文艺书库(西校区)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