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10 __ |a 978-7-5197-7714-2 |d CNY89.00
- 099 __ |a CAL 012024087531
- 100 __ |a 20240807d2023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刑事证据法的制度塑造 |A Xing Shi Zheng Ju Fa De Zhi Du Su Zao |f 吴洪淇著
- 210 __ |a 北京 |c 法律出版社 |d 2023
- 215 __ |a 252页 |c 图 |d 23cm
- 225 2_ |a 法学新青年 |A Fa Xue Xin Qing Nian
- 314 __ |a 吴洪淇,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外法学》责任编辑、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人选第十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主要研究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法律职业伦理, 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等中外期刊发表四十多篇论文。
- 320 __ |a 有书目 (第236-250页)
- 330 __ |a 本书的核心关注点是去理解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是如何被塑造成当前的样态, 努力探寻其制度成长背后的各种因素。本书的上编勾勒出了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成长的宏观环境, 这种宏观环境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为纵向背景, 以证据法体系化和本土刑事诉讼法改革为横向参照。下编聚焦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中的焦点性问题, 包括专家辅助人制度、专门性证据制度、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电子数据合法性审查框架、印证制度以及经验法则等。这些具体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徘徊恰恰是中国刑事证据制度塑造所面临的复杂性的生动注脚和具体化呈现。
- 606 0_ |a 刑事诉讼 |A Xing Shi Su Song |x 证据 |x 研究 |y 中国
- 701 _0 |a 吴洪淇 |A Wu Hong Qi |4 著
- 801 _0 |a CN |b 合肥新华 |c 20250824
- 905 __ |a AHLSL |d DF7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