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10 __ |a 978-7-309-13898-6 |b 精装 |d CNY68.00
- 100 __ |a 20190409d2019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四重证据法研究 |A si chong zheng ju fa yan jiu |f 杨骊, 叶舒宪 编著
- 210 __ |a 上海 |c 复旦大学出版社 |d 2019.1
- 215 __ |a 302页 |c 图 |d 24cm
- 225 2_ |a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丛书 |A zhong guo wen xue ren lei xue li lun yu fang fa yan jiu xi lie cong shu
- 300 __ |a 本从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 结项成果 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神话学研究院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华创世神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 314 __ |a 杨骊,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副教授, 致力于文学人类理论与方法、玉文化与文明探源研究。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320 __ |a 有书目 (第292-302页)
- 330 __ |a 本书突出论述文学人类学一派倡导的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作为文学人类学者自我超越的新方法论尝试, 四重证据法在多年研究实践中取得进展。四重证据法的界定是: “一重证据指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 包括王国维当年研究的甲骨文、金文和后来出土的大批竹简帛书。三重证据指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照材料, 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 活态的民俗礼仪等。四重证据则专指考古发掘的或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像。”综合利用多学科资料的优势是, 用文化文本的概念来统合四重证据。
- 410 _0 |1 2001 |a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丛书
- 606 0_ |a 中国历史 |A zhong guo li shi |x 研究
- 701 _0 |a 杨骊 |A yang li |4 编著
- 701 _0 |a 叶舒宪 |A ye shu xian |4 编著
- 801 _0 |a CN |b AHLSL |c 20190409
- 905 __ |a AHLSL |d K2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