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10 __ |a 978-7-100-25020-7 |d CNY98.00
- 099 __ |a CAL 012025062373
- 100 __ |a 20250606d2025 ekmy0chiy50 ea
- 200 1_ |a 晚清华北灾荒与货币流通研究 |A Wan Qing Hua Bei Zai Huang Yu Huo Bi Liu Tong Yan Jiu |f 韩祥著
- 210 __ |a 北京 |c 商务印书馆 |d 2025
- 215 __ |a [15], 330页 |d 23cm
- 225 2_ |a 田野·社会丛书 |A Tian Ye · She Hui Cong Shu |h 第四辑
- 320 __ |a 有书目 (第300-326页)
- 330 __ |a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 灾荒与货币便已深刻纠缠, 形成了迥异于西方货币学说的“先王制币”说, 将中国货币的起源归因于先古圣王救荒铸币。灾荒与货币的这种复杂互动关系, 既反映出货币在防灾减灾中疏导物资流通的关键性作用, 也昭示着灾荒救治与货币的发行、流通、消费、回笼存在密切联系。由于晚清华北地区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引发的饥荒接连不断, 且是全国币制最为紊乱的区域之一, 故本书通过晚清华北巨灾实例来系统考察灾荒中的钱粮市场运行逻辑、货币赈济思想及其“钱赈”机制、币制改革与灾赈货币流通转型等重要问题。在论述过程中, 本书努力以灾荒与货币互动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晚清时期丁戊奇荒、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庚子之变、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演进过程, 以期发现中国基层社会运行的不同面相与深层逻辑, 进而尝试构建“灾害货币学”的研究框架。
- 410 _0 |1 2001 |a 田野·社会丛书 |h 第四辑
- 606 0_ |a 货币流通 |A Huo Bi Liu Tong |x 救灾 |x 研究 |y 华北地区 |z 清后期
- 701 _0 |a 韩祥, |A Han Xiang |f 1986- |4 著
- 801 _0 |a CN |b 合肥新华 |c 20250823
- 905 __ |a AHLSL |d F8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