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998nam0 2200265 450
- 010 __ |a 978-7-301-32480-6 |d CNY39.00
- 100 __ |a 20211021d2021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十讲 |A zhe xue shi yan jiu fang fa lun shi jiang |d = Ten lectures on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f 宋宽锋著 |z eng
- 210 __ |a 北京 |c 北京大学出版社 |d 2021.10
- 215 __ |a 12, 186页 |d 23cm
- 314 __ |a 宋宽锋, 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 330 __ |a 本书主要聚焦于目前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 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的关系, 史学家和哲学家两种方法的关系, 哲学家的私人生活与其哲学的关系, 本质主义与比较哲学视角的关系, 中国和西方两种诠释学的关系, 等等。作者基于多年的研究, 认为“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与“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 这两种国内主流的研究方式中, 应该对“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和辩护。因为就国内的情况而言, 一, 绝大多数的哲学史研究成果根本上停滞在“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的阶段, 它们并没有延伸和拓展到“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的阶段 ; 二, 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也不见得要以坚实的“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为前提和基础。“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具有多种可能的方式和路径 ; 三, 国内的哲学史研究经常受到传统注经传统和托古的影响, 常常将‘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混为一谈, 不辨彼此。这种研究成果更多地表现为由哲学史上的“文本”所诱发的不受拘束的哲学联想和哲学感想, 而不是真正的哲学性的思考 ; 四, 当代中国哲学建构乏力的学理根源, 不是因为我们无能给普遍的、永恒的哲学问题提出新的解答, 而是因为我们尚未把捉到属于当代中国的哲学问题。在更大程度上, 我们缺失的并不是“解题的能力”, 而是提问的意识和追问的能力。
- 510 1_ |a Ten lectures on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z eng
- 606 0_ |a 哲学史 |A zhe xue shi |x 研究方法 |y 中国
- 701 _0 |a 宋宽锋, |A song kuan feng |f 1967- |4 著
- 801 _0 |a CN |b 安徽时代 |c 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