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10 __ |a 978-7-5327-9127-9 |b 精装 |d CNY69.00
- 100 __ |a 20230512d2023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诠释与过度诠释 |A quan shi yu guo du quan shi |d =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f (意) 翁贝托·埃科 等著 |g (英) 斯蒂芬·柯里尼编 |g 王宇根译 |z eng
- 210 __ |a 上海 |c 上海译文出版社 |d 2023.04
- 225 2_ |a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A weng bei tuo · ai ke zuo pin xi lie
- 304 __ |a 题名页题其余责任者: (美) 理查德·罗蒂, 乔纳森·卡勒, (英) 克里斯蒂娜·布鲁克-罗斯
- 314 __ |a 翁贝托·埃科 (Umberto Eco, 1932-2016), 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 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 博洛尼亚大学教授。著有大量小说和随笔作品, 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布拉格公墓》《试刊号》和《密涅瓦火柴盒》等。理查德·罗蒂 (Richard Rorty, 1931-2007), 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 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 著有《哲学与自然之镜》等。乔纳森·卡勒 (Jonathan Culler, 1944-), 美国著名学者、理论家, 著有《结构主义诗学》和《论解构》。克里斯蒂娜·布鲁克-罗斯 (Chlistine Brooke-Rose, 1923-2012), 美国作家、文学批评家, 著有《虚幻的修辞》和《故事, 理论与物》。
- 330 __ |a 一九九〇年, 在剑桥大学著名的“坦纳讲座”上, 翁贝托·埃科与理查德·罗蒂、乔纳森·卡勒和克里斯蒂娜·布鲁克-罗斯就有关“诠释”的问题展开生动热烈的辩论, 这场社会文化胜景吸引了众多知名学者、批评家和剑桥学子。埃科是所有这些辩论与演讲的主角, 作为小说家和符号学家, 探讨所谓“诠释的极限”具有双重意义, 因为他本人的小说极其引人入胜的复杂性恰恰激起了读者和文学批评家对意义的各种猜测。埃科以“神秘主义”的漫长历史为起点, 从但丁的《神曲》谈到《玫瑰的名字》《傅科摆》, 再延伸至乔姆斯基和德里达, 幽默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带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三位世界哲学、文学理论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接受了与埃科就“诠释”问题展开辩论的挑战, 各自为这个极富争议的话题添加了独特的观点, 促成了该领域理论家之间令人兴奋的思想交流。
- 410 _0 |1 2001 |a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606 0_ |a 阐释学 |A chan shi xue |j 文集
- 701 _1 |a 埃科 |A ai ke |g (Eco, Umberto), |f 1932-2016 |4 著
- 701 _1 |a 罗蒂 |A luo di |g (Rorty, Richard) |4 著
- 701 _1 |a 卡勒 |A ka le |g (Culler, Jonathan) |4 著
- 701 _1 |a 布鲁克-罗斯 |A bu lu ke - luo si |g (Brooke-Rose, Chlistine) |4 著
- 702 _1 |a 柯里尼 |A ke li ni |g (Collini, Stefan), |f 1974- |4 编
- 702 _0 |a 王宇根 |A wang yu gen |4 译
- 801 _0 |a CN |b 上海新华 |c 20241011
- 905 __ |a AHLSL |d B0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