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788nam0 2200253 450
- 010 __ |a 978-7-5620-9986-4 |d CNY39.00
- 100 __ |a 20210709d2021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困境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索 |A kun jing qing shao nian she hui gong zuo jie ru lu jing tan suo |f 主编孙博洋, 徐胤
- 210 __ |a 北京 |c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d 2021.05
- 215 __ |a 215页 |c 图 |d 21cm
- 330 __ |a 本书着眼于社会工作介入到“困境青少年”的实务路径探索。所谓“困境青少年”, 即指14-35周岁因外在客观环境、内在心理生理因素或自身行为导致自己处于困难境地, 亟需国家、社会与相关社会组织关怀的青少年群体。具体来说, 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高风险青少年, 指因家庭、经济、社会亚文化等外在因素, 成为相对弱势的青少年群体, 如高风险家庭青少年、留守儿童、孤儿 (含事实孤儿) 、流浪乞讨青少年和失学失业青少年等 ; 二是高挑战青少年, 指青少年本身正面临或已遭遇特殊境遇、紧急事件与伤害侵犯等状况, 产生心理创伤, 需要社会立即介入处理的青少年群体, 如伤残病弱、受人虐待的青少年等 ; 三是偏差青少年, 指具有触法行为、涉罪行为或不良行为, 亟待我们去加以正确行为引导的青少年。那么, 社会工作者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对上述困境青少年的实务介入? 这一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是怎样探寻个案少年切实需求的? 在不同阶段, 社工又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笔者根据近年来实务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案例, 借助困境青少年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与介入模式, 与各位读者一起去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到高风险青少年、高挑战青少年和偏差青少年时, 常用的辅助性工具和具体的工作路径。
- 606 0_ |a 青少年教育 |A qing shao nian jiao yu |x 教育工作 |x 社会工作 |x 研究 |y 中国
- 701 _0 |a 孙博洋 |A sun bo yang |4 主编
- 701 _0 |a 徐胤 |A xu yin |4 主编
- 801 _0 |a CN |b 万品图书 |c 20210709
- 905 __ |a AHLSL |d G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