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10 __ |a 978-7-5598-1791-4 |b 精装 |d CNY68.00
- 100 __ |a 20190807d2019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法学实践 |A fa xue shi jian |f 刘星 著
- 210 __ |a 桂林 |c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d 2019.6
- 225 2_ |a 法学研究书系 |A fa xue yan jiu shu xi
- 314 __ |a 刘星,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320 __ |a 有书目 (第315-336页)
- 330 __ |a 本书中, 作者反对“科学式”或者“科学主义”的法学, 这种法学观用类似于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范式来“广泛统治”法学研究, 认为我们可以从一切法律现象中, 得出“客观”“中立”的认识, 以及“必然”的进化规律, 同时也确立了先进-落后的等级序列。于是当下的法律移植便可以从历史档案中去寻求正当性, 法治建设便成了由法律精英阶层自上而下的启蒙和推广, 而这两者又和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勾连在一起。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为方法, 结合阐释哲学, 论证这种“科学式”的法律知识的不可能, 揭露了其背后隐藏的权力逻辑。作者认为, 理论中的法律知识和实践中的法律知识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而且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 前者是后者的扩展。既然实践总是在特定的时空展开的, 带着实践目的和立场的法律知识肯定也会受到各种微观条件的制约, 反映不同阶层或群体的利益, 不可能具有普适。法律移植就不可能是对域外“先进”制度的简单照搬, 相反必须以当下社会共识的构建为基础。法治建设也不可能只是自上而下的宏大的“理性化”运动, 而必须追踪法律实施周围的隐密制约。
- 606 0_ |a 法学 |A fa xue |j 文集
- 701 _0 |a 刘星 |A liu xing |4 著
- 801 _0 |a CN |b AHLSL |c 20190807
- 905 __ |a AHLSL |d DF0-5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