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470nam0 2200277 450
- 010 __ |a 978-7-5620-9168-4 |d CNY89.00
- 100 __ |a 20191006d2019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人工智能的刑法规制及其相关法律问题 |A Ren Gong Zhi Neng De Xing Fa Gui Zhi Ji Qi Xiang Guan Fa Lv Wen Ti |f 姚建龙 总主编 |g 彭文华 主编
- 210 __ |a 北京 |c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d 2019.8
- 300 __ |a 上海政法学院法学高原学科刑法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 314 __ |a 姚建龙, 男, 1977年出生, 汉族, 江西永丰人, 中共党员。
- 330 __ |a 本书是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的刑法规制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刑法论坛的会议成果。从刑法学角度来看人工智能, 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一是人工智能体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二是人工智能体可否作为犯罪工具, 如利用无人机杀戮等。三是人工智能可否成为犯罪对象。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系统、智慧网络一样, 都可以成为犯罪对象。四是人工智能潜力的开发, 可以成为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有力神器。执法、司法层面对大数据的适用, 对犯罪进行分析、判断、预防, 均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五是人工智能的研发者和控制者的相关法律责任问题。如果人工智能有漏洞, 之后应及时补漏而未及时采取行动弥补漏洞和缺陷。
- 606 0_ |a 人工智能 |A ren gong zhi neng |x 刑法 |x 研究
- 701 _0 |a 姚建龙, |A yao jian long |f 1977- |4 总主编
- 701 _0 |a 彭文华 |A peng wen hua |4 主编
- 801 _0 |a CN |b AHLSL |c 20191006
- 905 __ |a AHLSL |d DF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