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2234nam0 2200289 450
- 010 __ |a 978-7-01-016781-7 |d CNY88.00
- 100 __ |a 20170428d2017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记忆的性别 |A ji yi de xing bie |e 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 |f (美) 贺萧 著 |d = The gender of memory |e 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f Gail Hershatter |g 张赟 译 |z eng
- 210 __ |a 北京 |c 人民出版社 |d 2017.4
- 215 __ |a 439页, [1] 叶图版 |c 图 (部分彩图) |d 23cm
- 314 __ |a 贺萧 (Gail Hershatter, 1952-), 曾求学于美国汉普郡学院、中国南开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 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张赟 (1986-), 香港大学博士, 曾为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 320 __ |a 有书目 (第409-439页)
- 330 __ |a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 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 中国女性, 特别是农村女性, 却对此鲜有发声。书稿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 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 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 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 在集体化的过程中, 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 第一次走向社会, 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 获得初步知识文化, 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 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 进入集体劳动过程, 甚至成为劳动模范, 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 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 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 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 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 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 500 10 |a Gender of memory : 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A Gender Of Memory : 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m Chinese
- 517 1_ |a 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 |A nong cun fu nv he zhong guo ji ti hua li shi
- 606 0_ |a 农村 |A nong cun |x 妇女 |x 研究 |y 中国
- 701 _0 |a 贺萧 |A he xiao |g (Hershatter, Gail), |f 1952- |4 著
- 702 _0 |a 张赟, |A zhang bin |f 1986- |4 译
- 801 _0 |a CN |b AHLSL |c 20170428
- 905 __ |a AHLSL |d D66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