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10 __ |a 978-7-301-28353-0 |b 精装 |d CNY49.00
- 100 __ |a 20170629d2017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侦探小说 |A zhen tan xiao shuo |e 哲学论文 |f (德) 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著 |g 黎静 译
- 210 __ |a 北京 |c 北京大学出版社 |d 2017.07
- 225 2_ |a 雅努斯思想文库 |A ya nu si si xiang wen ku
- 330 __ |a 从本书的各章节标题(界域,心理学,酒店大堂,侦探,警察,犯罪人,转换,诉讼程序,结局)可知克拉考尔拆解了“侦探小说”的构成要素,而书名中的“哲学论文”则提醒读者,这并非纯粹的文学评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齐美尔(Simmel)的学生和追随者,克拉考尔将自己对“现代性”的思考引入了对侦探小说的分析:通过与传统教堂的对比,“酒店大堂”一章对现代社会及其空间作出了精彩分析;对“侦探”这一人物形象的讨论,涉及了关于理性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年没有发表的《侦探小说》一稿是克拉考尔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写作的典型,与他在同时期写作的著名的批评文集《大众装饰》(Das Ornament der Masse,1963年结集出版)和在1928年匿名发表的小说《金斯特》(Ginster)一样,都将重点放在了现代社会的表征和前希特勒时期的“德国人”之上。
- 410 _0 |1 2001 |a 雅努斯思想文库
- 500 10 |a Der detektiv-roman : ein philosophischer traktat |A Der Detektiv-roman : Ein Philosophischer Traktat |m Chinese
- 606 0_ |a 侦探小说 |A zhen tan xiao shuo |x 小说研究 |y 德国 |z 现代
- 701 _1 |a 克拉考尔 |A ke la kao er |g (Kracauer, Siegfried) |4 著
- 702 _0 |a 黎静 |A li jing |4 译
- 801 _0 |a CN |b AHLSL |c 20180321
- 905 __ |a AHLSL |d I516.07/3